栏目导航
戈运龙律师,理学学士、法学学士,三级律师,安徽省律师协会电子商务和信息网络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法学会会员,芜湖市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芜湖六安商会秘书长,安徽皖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联系人:戈运龙律师
移动电话:13966013630
电话:0553-3801978 
E-mail:gyl518@sina.com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新时代商业街金玺写字楼1601、1602室

2015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新型城镇化篇

“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是全经联研究院发布的关于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的年度报告。报告以房地产各领域的创新案例为基础,研究房地产创新商业模式,总结房地产的创新发展趋势,为企业发展和行业创新提供指导。全经联研究院至今已经连续三年发布《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


 

本文节选自2015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新型城镇化篇,由全经联新型城镇化委员会编写。


 


 

2015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行业研究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五大着力点

 


 


 

中国的城镇化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系统转换,重点要解决好以下五大问题。
 


 

人的问题,重点在于要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措施有: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歧视、城乡二元分割;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地的问题,重点在于创新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主要措施有:控制城市边界,防止盲目扩张;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避免“摊大饼”式发展;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做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钱的问题,重点在于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因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培育、产业转移集聚等均需要资金支持,且应结合城乡一体化的需要开发创新型农村信贷产品。


 

业的问题,重点在于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主要措施有: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


 

房的问题,重点在于转变房地产调控思路。要以长效机制实现有效管理,注重供给与需求平衡,注重综合市场调节,发挥市场在商品房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增量与存量调节并重,并对不同地域、不同城市的差别调节。


 


 

 

(二)区域综合开发与PPP模式研究

 


 


 

PPP是2015年度关键词,是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是本报告研究的重点之一。PPP模式如何应用于区域综合开发项目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实际遇到的普遍需求,因为任何一个单体的PPP项目都不能给城市带来很大的功能升级,必须基于整体开发,做一揽子的PPP项目。此外,开发企业普遍的关注点也在于区域的综合开发,而非仅仅运作一个单体PPP项目。因此,本节将就PPP模式应用于区域综合开发的主要问题进行一一解析。
 


 


 

1PPP模式的最大难点在于政企合作思路转变

 


 


 

第一,政府思路要转变。
 


 

将政府预算思维与企业财务思维对接。企业的财务思维使其更加关注成本、风险的控制;不仅重视利润率,也重视现金流;不仅关注当下的利益,更注重长远可持续的收益等。而政府预算则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编制和执行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企业的财务思维和政府的预算思维视角不同。如果政府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不了解企业发展运作的财务关注点、回报机制等核心问题,机械地按照传统财政管理的方式去看待与企业的合作,必将有碍双方的长久合作与项目的顺利开展。
 


 

学会以市场逻辑思考项目。传统政府主导开发一般是投资导向的思路,但PPP项目是以市场接受为导向的思路。因此,对于投资节奏的控制和把握至关重要。很多政府的管理和企业的矛盾就来源于思维模式不同。动辄几百个亿、几年必须投下去的政府指令,对企业而言、对市场而言都是不切实际的。


 

不越位不缺位。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监管者而非建设者,在合作中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应由市场主体完成的,政府绝不插手干预;应由政府监督监管的范畴,政府一定要严格制定标准,强化监管责任,保证PPP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二,企业思路要转变。


 

明确投资目的。投资区域综合开发并非投资单体项目,战略思维不同。很多开发商在过去十年多的发展中,主要业务是二级开发。二级开发简单而言是“借势思维”,而大片区开发是“造势思维”,是在不成熟的区域通过企业的投资行为变成熟。所以企业要干PPP,实际上是要明确自己是不是要转型投资城镇化。此外,每个产业新城、园区开发侧重点各有不同,模式也不同,企业要明确自身“要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并反复与政府沟通,让政府明白、接受。


建立合作思维。多年来的房地产开发,使得开发商往往有个基本的思维模式,认为项目的开发导向、策划、重大投资决策均可由企业自身决定,享有决策权,容易在做PPP项目中存在误区,认为“我自己投资我决策”,不希望政府过多干涉。而PPP的开发模式,只有基于合作,才能把项目平稳的走下去。


从懂市场到懂政府。懂市场是企业的强项,但PPP项目是基于政企合作而进行的,企业和政府各自有管理边界,管理边界包括投资范畴、事项流程和决策机制。企业不懂政府的管理,在跟政府合作的时候,就容易摸不着各自工作的边界。


 

综上,最终目的是双方以合作的思维、共赢的目标,保障双方平衡利益。区域的综合开发,一方面承载着政府的重大寄托,城市的未来、升级和政府的政绩都融合其中,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政府的想法。另外,企业也要站在市场逻辑的角度考虑项目的实施方案。需要反复沟通以保证政府和企业各自诉求能够达到平衡。


 


 

2区域综合开发并非所有项目都适用PPP模式

 


 


 

从政府职责和财政支持的关联度两个主要视角判断什么项目适用PPP模式。
 


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指出:“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提供责任又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并且列举了可以推行PPP模式的领域包括“燃气、供电、供水、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医疗、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及水利、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项目”。


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适宜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项目,具有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等特点。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优先选择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


因此,区域综合开发能够适用于PPP部分的主要是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及运营,这是与财政预算管理有密切关系、也属于政府公共职责范围内要做的事情。但一般来讲,传统二级开发,主要为商、住用地的开发建设,不属于政府投资范畴的事情,则无法应用PPP模式。例如产业园中的园中园项目,企业拿地建厂房再招商运营,就与政府PPP无关。


 

目前民间资本比较热衷的是环保(如污水、垃圾处理)、自来水等领域,这些行业已经有了多年的市场化投资经验。区域开发类的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


 


 

3相比单体项目,区域综合开发的PPP项目操作难度更大

 


 


 

第一,单体PPP项目具有投入相对低、相对标准化、易于操作的特点。
 


单体项目,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环境治理类项目,所需资金量相对较小,且属于某一类行业,PPP模式具有相对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第二,区域综合开发PPP项目具有规模大、高投入、长周期、复杂性等特点。


 

区域开发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实现城乡规划为目标,从土地一级开发切入,通过实施整个区域的征地、拆迁、配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实现土地熟化,并引入有实力的企业负责区域土地的产业导入、房地产开发、区域运营的行为。其主要囊括两大部分:一是狭义的土地一级开发(即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储备计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由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对一定区域内纳入土地储备的土地进行拆迁、土地平整和适当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土地具备上市供应条件的行为);二是涵括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和运营。由于区域开发涵盖内容众多,因此都具有规模大、投入高、周期长、实施模式复杂等特点。


 


 

4区域综合开发PPP项目的操作流程

 


 


 

结合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及目前形成的项目执行流程,PPP项目操作流程包括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五大环节。政企双方的各自流程如下:
 

 


 


 

5结合发展要素和约束性要素双重考量来确定PPP项目清单开发时序

 


 


 

因区域开发项目规划特点和区位属性不同,开发时序各有要求,但总体上影响PPP项目建设时序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发展要素,即围绕这个区域到底如何提升价值而言,先投资哪个项目使得城市服务功能最快得到完善,或让整体项目得到价值的提升,找出核心点。但依然要综合考虑项目区域特性,比如在城市近郊还是远郊,属于新城开发还是工业园区开发。


 

第二类是约束性要素,即项目清单里哪些必须先做或必须后做。例如主要道路的施工就必须先做,政府期望的形象效果的项目要满足。此外还应根据企业的财务能力、投资进度、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等因素去统筹考虑。


 

最后综合评估发展要素和约束性要素,确认最终的区域开发PPP项目包中单体项目的开发时序。


 


 

6PPP项目分阶段投融资规划必不可少

 


 


 

投融资规划是辅助区域开发项目商业模式设计和开发过程管理的重要工具,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规划的深度不同,但都非常必要。
 


 

第一个阶段,是政府和企业合作之前,政府应把整个区域的投入产出做一个整体的盘整,评估下政府希望这个区域按照怎样的时序去开发,这个时序对于企业的投资要求如何,以便帮助政府决策需要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去合作、这个项目的风险有多大、以怎样的合作模式去运作等关键问题。而企业也需要研究这个区域到底要投资多少、自身实力如何、能不能满足政府的要求等因素。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利用投融资规划确定投资人的投资深度和范围,并制定投资和建设计划。


 

第二个阶段,是政府和企业签署合同后,在过程管理中需要落实,且要求全面而细致,以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开发时序和融资方案。例如,将开发建设的项目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融资建议;还要充分考虑到因资金投入和收益实现时点不同带来的现金流不匹配所产生的融资需求等。


 


 

7各方对于风险的把控是金融机构关注的核心要素

 


 


 

金融机构最关注的问题是整个项目面临的风险及风险把控能力。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四点:


 

第一,项目是否有抵押担保。PPP项目的长期性导致其风险很难评估,因此,有没有抵押担保是金融机构关注的问题之一。


 

第二,项目现金流对还款要求的覆盖程度,金融机构会通过一系列对于项目风险与收益的考量,通过资金在项目中的使用范围的限定,来实现风险控制。


 

第三,企业综合能力。金融机构要考察这个项目的投资企业是否有很好的管理能力和运作经验,以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第四,政府的信用问题。PPP项目需要政府流程支持及财政补贴支持,所以政府有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以及强有力的财政实力,是金融机构考虑的因素之一。


 


 

国内新型城镇化创新案例研究

 



 


 


 

 

(1)模式发展背景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建设,也将中小城市的发展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对于这类中小城市,甚至城市群中的经济强镇,该如何焕发活力、更好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嘉凯城就将目光瞄准了“城镇”,通过为城镇居民的本地生活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公司从一个传统开发商向一个城镇居民生活服务平台商的转型,“城市客厅”就是其战略转型的核心产品。


 

嘉凯城的“城市客厅”目前处于建设投入和招商运营培育阶段,先后在浙江、江苏开工建设20个,已开业运营1个(首个“城市客厅”已于今年2月在浙中店口镇开业),部分项目即将竣工。


 


 

 

(2)城市客厅解析——城镇生活服务平台


 


 

“城市客厅”主要模式为: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寻找具备消费升级潜力的小微城市、发达小城镇布局优质商业品牌。
 


 

嘉凯城的城市客厅是一个充分了解城镇居民需求,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健康医疗、教育文化、体验式商业、餐饮娱乐和O2O商业、品牌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由三大部分组成,政府政务和公共服务配套、现代商业、当地农优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1布局经济强镇和小微城市


 


 

在区域布局方面,嘉凯城率先布局拥有产业支撑、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公共硬件设施、城镇化率较高的长三角经济强镇,在条件成熟后,向全国拓展。拓展优先选择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中的经济强镇,其次选择核心城市带动的点状城市群中的经济强镇,最后选择性发展不属于城市群的发达小城镇。
 


 

目前主要发展以店口为代表的小城镇、重点镇,以海盐为代表的县级市,以千岛湖为代表的旅游城市三类城市客厅样板项目。通过对选址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建造标准化等一系列标准动作来快速复制。首个已开业的城市客厅所在地店口镇,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试点城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也是首批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2合理控制规模


 


 

嘉凯城城市客厅以小微城市、发达小城镇为核心,基本规模为10公里半径、人口数量10-15万,根据项目所在区域人口、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划分为2-5万平之间的5个等级。其中镇级别城市客厅面积集中2-3万平,县级别城市客厅面积在4-5万平米。适宜的体量既满足城镇商业服务需求,又避免盲目大体量开发的风险。
 


 


 

3创新服务体系:商业+政务服务


 


 

与传统商业模式类似,“城市客厅”具备如零售、餐饮和体验式消费等基本元素,但超越传统线上线下范畴的是,“城市客厅”引入综合市政服务、O2O零售业态、跨区域农业产品服务与交易中心、公共特色空间等四大业务亮点。
 


 

1、综合市政服务

嘉凯城所有城市客厅项目从一开始,就通过与当地政府的紧密合作,将综合市政服务、公共服务资源纳入城市客厅。在嘉凯城打造基于消费者的本地生活服务APP中,也有针对本地生活服务本质性提升的内容,如在线政务平台,并已在首家店口城市客厅实施。
 


 

将综合市政服务业态融入城市客厅业态之中,一方面作为便民利民举措,可以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商业体本身带来大量潜在人流;另一方面减轻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政府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告服务的提供者向监管者转变。


 

 2、O2O业务

除传统业务外,“嘉凯城·城市客厅”具备布局线上O2O业务能力。根据现有业务形态,立足定位“双铺模式”、“体验区”、“市民中心”、“金融服务”四大模块,为内核的线上线下体验商业解决方案。该O2O模式与传统商业最大区别在于,不仅集中线上购物,同时还将市政服务、本地商户和金融服务等虚拟产品直接植入线上。城市客厅APP 计划未来与市民卡、银行卡等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城市客厅购物积分无障碍转换,从“一卡通”变为“一机通”。


 

3、跨区域农业产品服务与交易中心

小微城市和发达小城镇大多靠近农副产品等名优特生产中心,所以 “城市客厅”项目建设会有意识引入特色农副产品服务及交易中心,这样既符合当地特色经济,又为区域农副产品消费升级、做强做大带来动力和渠道。


 

目前现有农副产品服务及交易中心主要包括种植信息指导、收购、加工、交易和流通五大环节。嘉凯城也在探索利用“城市客厅”线上和线下实体,在贴近农副产品市场同时能够将以上五大环节更加统一,通过大平台构建来最终形成地方名优特中心。


 

4、营造公共特色空间

每个“城市客厅”对应设置市民广场,为“城市庆典”、“主题活动”、“广场舞”等市民活动提供场所,打造城镇居民熟悉空间,增强消费者粘性。


 


 

4全过程保证资金需求


 


 

在项目开发阶段,引入短期私募基金共同开发。在项目能产生稳定现金流时,把项目注入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实现轻资产运营。以“中再-嘉凯城城镇化发展基金”为例,中再资产方出资占比为80%,嘉凯城仅以20%的比例撬动50亿元的投资。在确定项目后,可通过自主开发或输出开发经验的方式完成开发,并由商业资产投资与管理部门进行投资与运营管理,而房地产金融部门既可以以金融创新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发行相关基金产品对项目进行整体或部分收购,从而确保项目运营的统一性以并获取可能的资产增值收益。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运营,城镇商业将构成完整的产业链运营模式,从而确保开发质量、复制速度以及运营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5线上线下多元盈利渠道


 


 

按照嘉凯城规划,城市客厅主要盈利来源可分为两大部分——线上和线下。
 


短期看,城市客厅项目处于初创期,主要利润来自线下部分,盈利以传统商业空间盈利为主要来源,通过城市客厅的不断复制,实现盈利规模扩张。中长期看,只要项目具备规模和生命力,线上盈利空间更具吸引力。


 

目前国内对于小微城市、发达小城镇消费需求、购买习惯等数据研究信息和客户信息相对薄弱。但是只要能够占据市场核心位置,通过市政、消费和购买服务将客户资源成功流量变现,未来线上收入或可实现更大增值。


 


 


 

6创新PPP模式,实现政务服务的搭接


 


 

与政府合作的形式多采取的是类PPP的合作模式(政府回购+商业销售)。嘉凯城城市客厅的PPP模式运作流程为:企业负责项目的建设及建成后物业的运营和管理,业态中的政府公共服务配套如社保服务中心、水电煤气缴纳等部分则在建成后由政府回购或租赁,企业获得租金或运营收益,政府则负责监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价格和质量。
 


 

这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而政府的公共服务配套这种特色业态的植入又为企业项目带来人流并形成竞争壁垒,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广大城镇居民则获得了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级的生活品质,实现多重利好。


 


 

 

(3)创新价值


 


 

嘉凯城城市客厅模式,是经济强镇或小微城市商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创新价值在于:不盲目复制大城市商业体量和业态,结合城镇需求特征和产业特色量身打造,有利于规避开发风险,对位镇域特色提升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紧随时代发展趋势,打造多维生活服务平台,创造镇域居民新型生活体验,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城镇生活品质;通过PPP模式,降低政府财政负担,提升市政公共服务质量。
 


 


 

创新大事记


 


 


 

 

1、“一带一路”行动纲领出台,系统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各部委启动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相关区域对接实施方案基本编制完成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出台,确定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以及中国各地方的发展方向。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国家大部分部门正在组织拟定本部门的实施方案,例如海关总署提出了《落实“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意见》,税务总局则制定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税收政策。除去北京和西藏,其他“一带一路”战略相关地方的对接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其中,交通、商贸、物流、能源等为重点对接领域。


 

“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有助于相关省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壁垒的打通,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局面势必会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2、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及工作安排,各省市随之出台战略实施意见及工作要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逐步落实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方案》印发,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并期望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已完成初步框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初稿已基本形成,各文件相互衔接,具体指导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落实。
 


 

安徽、江西、江苏、湖南各地方政府践行国家政策,相继出台指导意见、工作计划,长江经济带建设迈入正轨。例如,江苏省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并公布了《2015年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长江经济带将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尤其是强化了东部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六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开始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据悉,《纲要》已下发京津冀政府部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将明确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不同的城市功能、辐射带动范围、发展轴线,对于该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的指导意义不同;更有利于形成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避免同质化发展及恶性竞争。
 

各地在交通、物流、旅游、通讯等多方面展开联合推进。例如,交通一体化层面,北京大外环河北段明年将建成,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将规划新建23条城际线,S6线接入新机场与京石城际等等,“轨道上的京津冀”全面加速建成。通讯层面,三地手机用户取消长途和漫游费,实现京津冀通信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掀起城市圈及城镇化发展的一股洪流,为京津冀三地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带来诸多发展机遇。


 


 

 

4、PPP政策密集出台,为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及实施意见,但具体项目成功落地还需不断探索


 


 

政府发文推进PPP在多领域应用,如水污染防治、收费公路、公共租赁住房、停车产业化等,并对PPP合作中的金融模式进行规范指导以及保障支持。为具体指导PPP的实施,政府也发布了相关规范文件,构建PPP模式的标准运作体系。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面临着建设资金缺口、市场主体缺位、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PPP模式的引入能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PPP模式的大力推广,也为更多企业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提升建设质量。


 

但目前PPP项目在具体推进和实践中,仍会遇到模式定位不准确、主体权责不清晰、市场准入不规范、项目操作不透明、监管机制不够健全、风险控制不确定等诸多问题,因此,在项目落地成功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


 


 

 

5、全国试点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逐步落实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发布,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该《方案》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五项主要任务: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在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部署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多项举措。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发布也已发布,包括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此外,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也已出台,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建的41个项目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专项试点。加上前两批公布的193个城市,截至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


 


 

 

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来临


 


 

 “创新”成为年度热词,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例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确定十大创新举措,包括: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业便利化;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扩大创业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发展创业服务,构建创业生态;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增强支撑作用;激发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创业;拓展城乡创业渠道,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此外,国务院也出台多个专项意见,分别从云计算、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商业模式等方面推进创新。
 


 

在创新大势下,包括上海、深圳、武汉、厦门等在内的城市纷纷提出创建“创新型城市”,并着力构建自身全方位创新体系,制定实施创新举措。孵化器遍地开花,各地创客纷纷涌现,并形成了平台型企业孵化器、创业咖啡、创业媒体、创业社区等孵化形态,共同构成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对于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以及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而这些方面的良好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的重要内容;“双创”的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是一项创新性的有力支撑。(本文为节选,欢迎登录全经联网(www.quanjinglian.com)阅读《2015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

嘉凯城城市客厅模式

皖ICP备2022000366号

皖公网安备 34020302000219号